让评价成就孩子的未来 ——习作档案袋评价与阅读分级评价的实施策略 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 郭烈霞 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近年来致力于打造特色教育,以“关爱孩子,科学施教,创建规范和谐校园”为办学宗旨。在“以人为本,为未来社会培养未来主人”办学理念的引导下,确立了以“五个一”为主要平台的“读书立品,学技达人”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学校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校鼓励教师充分运用评价工具,大胆尝试,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等级评价与达标评价相结合,努力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自2009年 5月我校承担“十一五”课题《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以来,学校整合了以前诸多评价与检测的有效做法,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研究活动,使课题在总结、反思、传承的基础上朝纵深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今天主要和大家交流我校在习作档案袋评价与阅读分级评价两方面的点滴做法。 一、习作评价与检测 (一)展示——学生作品 在交流习作评价与检测研究之前,我先为大家介绍七一示范小学习作研究成果——学生的作品集。 学校习作评价成果展览室内有《习作评价简介》《档案袋评价协议书》《学生习作评语表》《习作评价标准》《习作评价流程图》《学生习作能力阶段性评价表》《单篇习作多元评价样图》等十一块版面,全面展示了习作评价课题的方方面面。在习作评价成果展览室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数以万计,装帧考究,封面精美,书名新颖别致的学生习作作品集。 打开一本本作品集,你将进入一个个真实的心灵世界。 《前面也在下雨》 眼看英语复赛就要到来了,辅导更加频繁。 今天上完辅导课,出人意料地下起了大雨。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我越骑越快,越骑越快,但豆大的雨点还是毫不留情地落在我身上,心情非常郁闷,但一想到上次下雨时亲爱的张形同学说的那句“格言”,我便高兴、愉快了很多。她说:“走那么急干嘛?反正前面也在下雨!” 小作者的选材很简单却充满童真童趣,日记短小精悍,却回味无穷,细细品味可谓是字字精炼,句句实在,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有的只是真切的体验,达到了“我手写我心”的最高境界,这正是作文价值的取向所在,是我们课题组的努力追求,也是发展性评价与检测的成果。 (二)反思——习作现状 我们的评价与检测从反思开始。 《人民教育》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在一次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竟然发现大多考生或生身父母身患绝症,或生活在单亲家庭,或是孤儿。难道真有如此多的同学命运如此悲惨?答案显而易见,不是这样的。考生在编作文,背精品,其实“写之无物”这种现象不仅在高中,初中也表现突出,但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小学。 不久前《山西晚报》上刊登有一篇文章——《学生一天捡了37万》。老师给学生留了一个作文题——《我做了一件好事》,结果全班70%都是捡钱包,捡了37万,这是因为家长喜欢给学生买优秀作文选,而不带他们去大自然中体会,学生缺乏真实的生活素材,结果造成了闹剧。写日记写作文是孩子最头疼的事,离开了家长、老师的辅导,离开了抄袭,他们就不会动笔。 我校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童年之歌》中,小作者在《给老爸的一封信》中写到:“当我写日记、写作文遇到困难时,你总是伸给我一双援助的手。但是,我不愿意看到你选一篇文章让我抄。”“如果原模原样地抄下来,就不是自己的文章了……”“如果连自己的思想感情都抒发不了,写日记、写作文的意义又何在呢?”“我赞同仿写,但不赞同拿参考书一个劲儿地抄啊!”“用词不恰当没关系,句子不通顺没关系,因为这是你自己从内心发散出来的,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在评价与检测课题理念的引导下,小作者们的作文观,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评价也在反思中得出结论:首先改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及学生的作文观。 (三)实施——三项构建 1.构建习作保障体系 我校在承担了习作课题研究之后,课题组针对目前学生的习作现状:习作与阅读脱节,习作与生活脱节,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童心童趣童语,习作教学走入了“禁锢式思维”,学生独特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创造性受到了束缚,灵性被扼杀,养成了写谎话、写假话、写空话、写套话的习惯。习作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教会学生观察,教学生以真诚的眼眸面对最真实的生活,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找寻其中的真谛真情。 当习作评价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我们一手抓评价的普及与实施,一手抓成果的认定和推广。我们从实践起步,通过思考,探索规律,再去指导更多班级的习作教学。为了更好的发挥评价作用,习作评价课题组主要采用档案袋的评价方式。评价分为7个步骤:寻求支持资源、展开、交流、诊断、体验、公示及综合评定。在寻求支持资源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制定并使用了《小学生习作档案袋评价协议书》这一评价工具,协议书由老师、学生、家长三方签订。《协议》中详细而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家长、老师在习作评价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以来课题研究最大限度的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支持。随着协议书的签订,课题研究由学校拓展到家庭,保证了课题研究在家庭层面的顺利实施。从而使习作评价研究更具个性化,更具艺术水准。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物”,有意识的为学生自主写作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创设活动,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同时注重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寻求发展,在多方评价的氛围中获得交流与发展。教师在评价中及时发现问题,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当课题研究实施到一定阶段时,就单篇文章的评价来说,学生的评语简单而平庸。 这样以来教师的努力就失去着力点。评价的短期效益收效甚微,若不及时想办法,就会影响到最终作品集的质量。课题组展开研究,寻找对策,制订了《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评语表》。评语表的使用,再次将老师、学生、家长联系在一起。评语表设有学生自评,同伴评语,家长评语和老师评语,再次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由于评价资源的多元化,使评价在课堂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得以同时展开,有效地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加强了彼此间的信任,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发展。 我们评语表的又一特点是在三方评价之后,增加了“我的看法”和“老师对我的看法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是否贴切作自己的判断,并以此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老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参与程度进行二次评价,充分体现了评价及对话的原则。至此评价充分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之中。学生也明白了评价的目的不是给他们排序或贴标签,而是为他们的发展提建议,促使他们更好的发展。 在三方评价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社会职业,不同的人生阅历,评价标准难以把握。鉴于以上情况,课题组及时制订了《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评分标准》,目的在于统一教师、学生、家长对一篇好作品的认识。标准分为三部分八小项,从情感及认知水平,思维品质和易读程度对学生习作进行指导并作出最初的判断。特别是将情感态度及认识水平列为首位,并将学生在习作中的认识水平作为评价作品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 《习作评价标准》沟通了作文与阅读、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将作文的外延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学生生活的外延统一起来。 活动开展以来,每两个月,学生、老师、同伴、家长对学生习作做阶段性评价,课题组也相应制定了《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能力阶段性评价表》。 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一般情况下,课题研究成果每个学期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展开班与班的交流,彼此互通有无,分享研究成果。在此项活动中,教师、家长、学生都参与交流。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教师与教师之间,针对学生的作品互相阅读,交叉评估。 课题研究运用合作这一认知工具在交流中支持学生完成评价任务。通过评价,唤醒他们的读者意识和作品意识。同时同伴的习作成果带来的适当压力,内化为学生的认识水平,外化为他们的积极行动,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七一示范小学学生习作档案袋评价协议书》《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评语表》《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评分标准》《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能力阶段性评价表》一道为课题研究提供支架,使研究具有了可操作性、长效型、持续性及透明性,同时也为作文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2.构建评价动力体系 (1) 星级评价制 以日记或习作老师的等级评定“优”为标准、集得 3个“优”兑1张“★”卡,集得3张 ★卡兑 1张 卡,集得 3 张 卡,兑1张 卡,集得 2张 卡获评本年度习作最高奖——“班级诺贝尔文学奖”。 (2) 积分活动 一篇得“优”作文,获得与字数相等的积分,获奖或发表的作文,获得与字数2倍的积分。积分可以兑奖。2000积分,兑“童生”;再积2000积分,兑“秀才”;再积3000积分,兑“举人”;再积3000积分,兑“贡士”;再积2000积分,兑“探花”;再积3000积分,兑“榜眼”;再积3000积分,兑“状元”;再积3000积分,兑“大学士”。“积分活动”里,有“扣分”——同伴互评查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要扣相应得分。所扣的分,奖给互评的同伴。 这些外部的动力极大地激活了同学们的内在动力,维持他们长时间的写作热情。 根据协议书的规定:每半年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整理编辑、装订,也就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作品集。学生的作品集装帧考究,封面设计独特,书名别致新颖。从内容上看,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很大程度上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用清纯的文风说自己的话,童心童趣跃然纸上,语言虽纯朴,读起来却亲切有味。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基本养成了注重自我接受、体验、展现、反思的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一部部作品集,增强了学生习作信心,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教会学生说真话、吐真情,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格情感。 3. 构建能力测评体系 参加课题实验以来,每学期课题组根据课题实验要求,结合学校工作,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一次习作单项检测。习作检测题目由课题组负责,尽可能科学合理,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写作欲望;要求具体而富有弹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每学期末参加省统一组织的《语文能力测评量表》,对习作能力部分严格按照《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评价标准》评批,并细化评析,效果较好。 二、阅读教学评价与检测 (一)问题的提出 《七一示范小学习作评价标准》中的三大部分八个小项使我们明白: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大量的工作在阅读课上;要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大量的工作在阅读课上;要提高学生遣词造句、标点运用的能力,大量的工作还在阅读课上。 2009年5月,我校的习作评价与检测课题研究就延伸到了阅读教学的领域。围绕阅读教学,我们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探讨。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显然,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难以完成这项阅读指标。存在以下困惑: 1.阅读数量——时间有限,无法完成 2.阅读质量——茫无边际,缺乏实效 3.阅读课堂——教师主体,高耗低效 (二)课题的实施 三大困惑,极大地制约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经过多次探讨,在学校制定的《七一示范小学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的基础上,课题组制定了《七一示范小学课外阅读年级标准》《七一示范小学年级推荐书目》。我校提出并实施了阅读教学课内化、阅读教学课程化、阅读教学体系化的策略,使学生在课内完成课标规定的小学阶段最低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根据我校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课外阅读年级标准,学校编写印刷了16本配套阅读教材。四年级8本,80余万字。五年级8本,100余万字。所选的文章,努力做到文质兼美,又能与教材紧密关联,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结构的阅读材料,使学生的阅读行为围绕主题进行。 经过两年的阅读教学实践,在学案导学、单元授课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阅读教学模式——单元整体推进教学模式和一篇辐射多篇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阅读教学方法,已为我校语文教师熟练掌握,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多数能在一课时内完成2--3篇的教学量,达到了速度和质量的高度统一。 我校在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实施“聆听阅读教学法”,以学校推荐的三十种绘本为依据,采用组内协同合作、一课多上的方法,在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实施聆听阅读教学,学生好学乐学,为学生的后续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阅读教学的评价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七一示范小学分级阅读水平评价标准》,采用多元主体评价,主要从阅读数量、阅读技能、阅读习惯三方面,通过阅读测试、阅读问卷调查、读书笔记展示及丛书批注展示等方法进行评价。 可以说:广大教师伴随着《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课题研究一同成长,课题研究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活力,引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内涵,形成了学校的发展特色。 我最想说的是感谢。孩子们的坚持,老师们的付出,课题组的探索,家长们的支持,教研室的引领,各界人士的关心,推动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最后以我校李彭校长在《童年之歌》《序》中的一段话结束我们今天的交流。 为了孩子的未来,七一示范小学仍将站在课程的高度上,从课程的视野审视作文与阅读教学,构建以评价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实施习作日记化和日记习作化的策略、实施主题阅读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基于课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智慧的思考和灵性的质疑,达到自我感情的超越和升华,在为文的境界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而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2011年6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