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学网——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网站

标题: 梁厚能:也谈书法作品中的繁简字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卫列    时间: 2017-2-18 07:56
标题: 梁厚能:也谈书法作品中的繁简字问题
也谈书法作品中的繁简字问题

梁厚能

在书法作品中,对繁简字混用问题,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当下最权威的展览,应属国展无疑。据说在评选中,将繁简混用是作为“硬伤”的,一些质量上乘的作品因此而纷纷落选。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由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等20多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是的,现在的学校都是学的简化,很多人虽然读至博士也未必能认得到多少繁体字。前些时候《书法报》记者对著名书法家林岫教授作了一个访谈,林岫教授讲了一个故事:1994年日本女诗人川合田鹤子随团到中国旅游,在上海街头有位日本青年不认识某商店招牌上的汉字,请教中国导游,导游不认识,回头问谁认识,没想到几乎全团日本人都举起了手,并一起喊出了那个汉字。这个故事是很耐人寻味的。
2004年,本人策划了一个庆祝人大制度建立五十周年的书画展览。在评审时,发现不少作者在落款时将制度的制写成了“製”。作动词如“制造”时,写成“製”是对的,而作名词时,制是不能这么写的。当时,众评委均同意将这类作品拉下,不然怕观众骂评委水平低。其实,这不仅仅是繁简混用问题,而是用字错误问题。
最近,本人以刘禹锡的《陋室铭》为内容创作草书横幅。该文最后两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里出现了两个“云”字。前一个云作为人名写成繁体“雲”是可以的,而如将后面的动词“云”(说道)再写成繁体就会贻笑大方了。
本人能认识一些繁体字,这是自己近30年习书经常阅读古帖的结果。但由于不是系统学习,对繁体字的使用往往心里没有数。在书法创作时,熟悉的内容还好办,而对生疏的内容,总要先查字典才敢下笔。这在书房还好办,而在公共场合如参加笔会时,不能老是把字典带在身上,就难免不繁简混用了。
繁简混用,在古代一些书法大家的作品中是经常出现的。前不久,我从书店买回隶书《西狭颂》来临习,发现385字正文里竟有五六处繁简混用。如“縣属趨教”中的“属”未用繁体“屬”;“粟麦五錢”中的“麦”未用繁体“麥”;“儌外来庭”中的“来”未用繁体“來”;“四方无雍”中的“无”未用繁体“無”,而在“無對會之事”、“為患無已”中,均用的是繁体“無”;还有“如集于木,如臨于谷”的“于”,也没有用繁体“於”。
甘肃成县天井山摩崖上的《西狭颂》为汉代名碑,刻于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据今已有1800多年。由此看来,这繁简混用问题,古来有之。不过,这样的推断也许有点武断。本人对文字学无甚研究,也许现在我们认为是简体,其实本来就是该字的古体。不过,如果现在有人在参加展览时这么写,十又八九会认为是繁简混用,被打入另册的。
我从2012年的第12期《书法报》获悉,2月25日敦煌遗书在重庆展出,有人在《大般涅槃经梵行品》里,发现了简体字的“无”字。敦煌我曾有幸参观过两次,但其遗书却未曾亲眼目睹。前面提到的《西狭颂》比这还早,就曾用了简体的“无”字,敦煌遗书简体“无”字出现,也不足为奇了。在此有学者认为,简化字在唐代使用较频繁,当时人们将这种简化字叫“俗体字”。例如“营”、“寿”、“尽”、“敌”、“继”等字,在千年之前就可见其简体字。
虽然我对使用繁体字掌握不太准确,但我还是倾向在书法创作中使用繁体字的。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而繁体字较简体字更加古老,结体更加古朴更具美感,这样两者结合更加相得益彰。当然,有人喜欢用简体字来书写,书法终究是一门线条的艺术,只要点画、结构与章法富于艺术性,我认为也未尝不可,简体字笔画相对较少,更难写好,也更考水平。但千万要注意的是,切莫繁简混用,以免贻笑大方。                           


作者: 语文报梁地    时间: 2017-2-18 12:16
当然,有人喜欢用简体字来书写,书法终究是一门线条的艺术,只要点画、结构与章法富于艺术性,我认为也未尝不可,简体字笔画相对较少,更难写好,也更考水平。
很客观!






欢迎光临 中小学书法教学网——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网站 (http://lzxywsf.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