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梁地 发表于 2017-9-3 19:12:58

书信文化还会东山再起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互联网给书信文化带来了洪水般的冲击,从真实的电子邮件,到现在微信、微博私信等即时通信渠道,越来越言简意赅。
然而,一档名为《朗读者》的书信朗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书信朗读节目的成功,除了在内容上先声夺人之外,其形式上的仪式感也非常重要。写信是讲究格式的,怎么写抬头,怎么用敬语,如何使用促进语言,如何收尾落款,包括空格、空行、分段、日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你认为书信文化还会东山再起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学生作文:

书信文化,雄起! 唐颖颖 互联网给书信文化以洪水般的冲击,使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朗读者》等节目的播出,又给其以暴风般的生长速度。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磨去那些印刻在炎黄子孙身上的印记,书信文化东山再起指日可待! 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是书信文化崛起的前提。当我们都陷入快节奏的生活中,那些能够沁人心脾,给人以鼓励的诗歌已被多数人遗忘在某个角落。《中国诗词大会》的举办,成功吸引大众视线,我们的身边正在兴起一股诗词热。由此可见,大众传媒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线,打破了伫立在人们心中多年的时代感。让诗词重新回归生活,同样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书信文化,又怎么能够不期待他他日东山再起,掀起一股书信热呢?我们又怎能没有书信文化东山再起,指日可待的雄心与豪气呢?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书信文化崛起的重要保障。自习大大上台以后,就特别重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其提出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正是国家领导人对传统文化极其重视的表现吗?2017年考试大纲的变动,将其侧重点逐步倾向于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引发众多学子吐槽的书信作文,不正是国家注重优秀文化的表现吗?有了强有力的支持,书信文化若不能重回大众视线,岂不是天理难容? 社会公众的意识和觉醒,是书信文化雄起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热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了不少年龄无限的有志青年。他们都在以自己所持有的方式去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的形成,更有助于形成大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中小学加强了对诗歌、书信等方面的教育。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栋梁之才正在冉冉升起,那些符合古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星星正在闪闪发光,我们又有什么理想担心书信文化不能安然无恙呢?书信文化虽在语言、格式、内容上有严格要求甚至是复杂,但那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种文化是在一代代血脉中传承起来不可磨灭的,又怎能因其复杂性而望而却步呢? 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那么,书信文化雄起,指日可待!

语文报梁地 发表于 2017-9-3 19:13:10

专访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

  “书信文化在没落,但不会消亡,因为它能激发起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书信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有着独特的功能和魅力。而现在,写信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落伍”的行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只看到书信的信息传递功能,却很少看到其中的情感因素。其实这种“老土”的沟通方式非但不过时,反而因充满了深沉的思想内涵和悠远的人生韵味而更加让人感动。针对逐渐消失的书信文化,北京晨报记者专访了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在她看来,书信的没落显露出的是人们个性的缺失。

  1987年,77岁高龄的中国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的家里突然挂起了一对装裱起来的批评信。信是小曹禺十来岁的著名画家黄永玉所写。“你是我的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之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信中黄永玉中肯而犀利地批评了曹禺中年以后的创作。

  “常人很难想象,中国当代如此著名的两位大艺术家之间往来书信的语言竟如此朴实,信中没有炫技、情感直击人心。”在杨雨看来,书信相对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具有真实性,而这样直击人心的情感永远不会消亡。

  “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会激发母子共鸣,丈夫写给妻子的信会激发情感共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杨雨认为,曹禺、黄永玉二人和普通人往来的书信没有什么区别。私密性是书信本身的魅力,往往写信者是对某个特定的人所写,书写的是特定语境下的特定情感,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种形式理所应当的会激发出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书信文化在没落,但不会消亡,为什么《红楼梦》读每一遍都感动呢?因为它能激发起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往来书信几乎每个细节马上就能浮现出来……冰冷的聊天记录不会有重播性。”

  21世纪初,电子邮箱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基本上还是延续了传统书信的功能。早期用邮箱和远方的家人或朋友沟通,不少人依旧保持了传统写信的格式与风格。但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量社交软件的出现,信息沟通变得越来越“快餐化”。失去了对着信纸字斟句酌地沉思和酝酿,在杨雨眼中,人们同时也失去了如何准确表达内心最真实情感的“技能”,更逐渐失去了自我。

  上世纪90年代初,杨雨走进大学的校门,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家人和朋友。在一个对于自己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书信成为了杨雨最大的精神寄托。在杨雨的回忆里,那个年代每个班级中掌管信箱钥匙的生活委员是同学们眼中的“香饽饽”,每次开信箱回来面对的都是所有人最期待的眼光。一转眼,20多年恍如隔世,随着年龄的增长,杨雨逐渐发现曾经在大学里自己每一封经过沉淀写下来的书信,成为了自己再现青春的一剂良药。“我现在翻阅20年前和家人、同学之间的往来书信,几乎每一个细节马上就能从我脑海里浮现出来,过几天再看,还会有这种感觉。”杨雨坦言,冰冷的聊天记录不会有重播性。

  “时代不同原本就应该跟上辈人有差异,跟同辈人不同才是个性。”


  “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或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换一个……”这样科幻的文字出自《三体》作者刘慈欣之手。这是刘慈欣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希望她在200年后打开。写这封信时,刘慈欣假设女儿在未来的年代已经获得了“永生”。“这封信的笔者是刘慈欣我一点都不惊讶,这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的个性。”杨雨说。

  如今,生日快乐变成了“生快”,绝交变成了“友谊的小船儿说翻就翻”,“从众化”的网络语言充斥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你不说,大家都说,别人就会说你out了。”在杨雨看来,这样“千人一面”的网络词语,最终会让人们越来越缺失个性,尤其是现当代的年轻人。“现在的90后、00后,经常把个性化放在嘴边,甚至引以为傲,但恰恰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个性。”杨雨说,“他们觉得跟上一辈人不同就是个性,实际上时代不同原本就应该跟上辈人有差异,跟同辈人不同才是个性。”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只看到书信的信息传递功能,却很少看到其中的情感因素。在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看来,“书信文化在没落,但不会消亡……因为它能激发起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

语文报梁地 发表于 2017-9-3 19:17:17

书信的魅力是互联网无法取代的
——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汪玉奇
时间:2012-12-03 12:22
      “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我认为,书信的魅力是互联网所无法取代的。”日前,正在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汪玉奇在会议间隙,就书信文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并谈了他对书信文化的看法。

      记者:现在有这么一种情况,就是大家都不怎么写信了,但却又都非常怀念书信这个传统的沟通方式。您觉得,书信在信息时代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是否应该逐渐被取代?

      汪玉奇: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尽管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交往的方式。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人们交流情感的必要性。我们用博客、用短信,不也是在交流情感吗?虽然现在我们交流情感的方式在改变,但我认为,书信的魅力是互联网所无法取代的。更重要的是,它有在反反复复阅读中如见其人带来的快感。我想,鸿雁传书,这么一个具有中国国粹意义的情感交流方式,在现今时代,还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虽然很少使用书信来表达情感,但是,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新奇感,就像我们许许多多在追赶科技革命潮流过程中释放过的许许多多生活方式一样,人们回过头去,还会在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中去追求具有永久艺术魅力和生存价值的东西。我想,一个拥有6亿部手机、3亿台电脑的民族,当她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躁动中平静下来之后,再来看书信文化,它将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桥梁,依然是我们心灵天空中飞出的鸿雁。

      记者:您讲得非常好。从目前来看,邮筒(箱)等邮政基础设施被人们忽略、忽视了,您觉得在这方面是否要有所改进或有所调整呢?

      汪玉奇:我觉得一个城市有邮筒(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第一,这表现出一个城市对人民群众的负责,尽管说用书信方式来表达情感的群体已经很少了。但是,这个政府由于它是高度负责任的,所以对这个小群体他依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因此,一个城市能不能看到邮筒(箱),事实上人们看到的是这个政府管理的水平。第二,一个城市有邮筒(箱),本身就是一道文化风景线。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充满了善良、充满了交流的愿望,充满了友爱、充满了对情感的渴求。在西方很多国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邮筒(箱),而且还可以看到许多样式非常陈旧,带着历史记忆的邮筒(箱)。我希望,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要忘掉我们的邮政文化,不要忘掉我们的邮筒(箱)。

      记者:有一些市民向我们提出,城市是否可以设置流动邮筒(箱),这样可能更方便些。还有一些市民希望,邮筒(箱)和一些没落的IC电话亭结合在一起,形成城市的标志,您觉得这样的方式怎么样?

      汪玉奇:我认为我们的邮筒(箱)和我们的邮政设施,很可能会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个方面是实用性,即如何追赶我们的时代,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去改进邮政设施,包括邮筒(箱),包括电话亭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要从文物的意义、从文化记忆、从文化符号的角度,去有意识地保留邮筒(箱),使邮筒(箱)镌刻着一个城市对以往历史的记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记者:在被互联网的激情吸引后,可能回过头来,人们依然会发现书信文化的魅力。但目前来讲,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怎么去拯救书信文化?

      汪玉奇:我们应该相信人民群众对文明的选择和对生活品位的选择。我们可以像拯救京剧和书法那样,去拯救书信文化。但是我们更应该相信的是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书信文化它又会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且将会和书法艺术、集邮文化融合在一起,以一种更完美、更生动的方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那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呢?

      汪玉奇:你这个问题我非常有兴趣。在我们的生活里,要非常自觉地去保护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让它在自然中消亡,不要让未来的拯救和复兴背上更沉重的负担。比如说,现在要拯救京剧、书法,要拯救许许多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书信文化也应当在我们拯救的范围之内。一些有识之士,一些对书信文化充满热爱的人,他们用各种方式拯救书信文化,保留书信文化的美丽,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扬。

语文报梁地 发表于 2017-9-3 19:22:09

在书信式微的今天,应该留下的,并不是书信这一形式,而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

再现真实的历史
第一封出现在《见字如面》节目里的书信,也是现存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封私人家书,它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那是公元前223年,正是秦国灭楚之时,一位秦军将士给家里写信,希望家人赶紧寄钱,寄送夏天穿的衣物。他说,如果再拿不出钱,恐怕就要出人命了。
在现代人看来,行军打仗,居然还要自家人补给物资,简直不可思议。然而,这封信的内容恰恰是当时秦国特殊军制的真实反映。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实行军功赐爵制度。对士兵而言,他们唯一可以得到的,就是通过斩首一名敌军来换取晋爵一级,相应获得一顷土地、九亩园宅地的报偿。这足见当时秦国对战争的残酷追求。
除了再现真实的历史,有的书信还反映了写信者对所处时代人、事的看法。
比如在《陈寅恪致傅斯年》一信中,这位一九三六年的清华教授,在当时就点破了当今教育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他说,现在很多大学里的教授都不好好教书了,他们比较重科研、拿项目,他们不注重学生。
经历了“文革”的折磨,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创作萎靡,作为晚辈的画家黄永玉斗胆给曹禺写了一封长信,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这何尝不是当代艺术家们面临的困境?
无论是更好地了解过去,还是反观当下的问题。因为一档大众节目,观众从这种已然变为小众文体的书信中读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书信的价值
谈到书信,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
在古代,书信有着很多不同的称谓,例如书、简、札、启、笺、帖、表、疏、函等等。虽然书信有着多种称谓,但至今最受人青睐的是“尺牍”。《秋水轩尺牍》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本书信集,那是清代许思湄与朋友间的酬唱之作。
到了民国以后,“书”、“简”、“札”等多种名称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则是“信”。
在人们的意识里,信件最大的功能就是信息互通,但在过去,由于频繁使用文字的多是文人墨客,私人信件能够被保留的也往往是有身份的人物,阅读这些人的信件,价值可远不止获取信息这么简单。
鲁迅曾经说过: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这也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私人书信其实是后人了解这些名人生活史、思想史的一手材料,它们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翻译出版了《海明威书信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潘小松曾经仔细阅读过海明威的600多封私人信件,他的直接感受是,海明威书信所提供的史料比各种有关他的传记都来得可靠。
“理由很简单。海明威生前不愿意向公众提供私人生活的信息,但在他的书信里,却有很多私人的内容,而且他还喜欢肆无忌惮地表达对人和事的看法。”潘小松说,它们不像文学作品是经过架构和安排的,私人信件没有刻意的构思,是当事人最真实、最直接的表达,因而是个人传记最重要的一个记录。
鲁迅的书信也同样如此。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共十八卷,其中书信部分占了四卷。因为写得很“随便”,又琐碎,过去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可事实上,这些内容在探讨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线索。
就书信的内容而言,它的另一价值还充分表现在它的文学性上。潘小松特别提到,中国的许多旧体诗词都诞生于书信。书信作为文人间的文字往来,包含了他们抒怀谈心的浪漫情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书信文学的黄金时代,通过书信的方式诗文唱和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种功能。“从这个角度看,当代文学的式微可以从书信的式微反映出来。”
除此之外,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传统书信有着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除了手写字表现的传统书法艺术,过去的文人对书信的制作也非常讲究,信封、笺纸,无一不体现着他们的审美趣味。有的笺纸面上印有花纹或图案,染色成纹或者刻版刷印,有的笺纸面上则印有名人绘画。一般笺纸都由纸店统一制作印刷,也有的自己设计纸样,并且特别署有名号,以表明为自己专用的笺纸。
在潘小松看来,古时的书信简直就是一件小型的美术作品。

“供人了解也就足够了”
尽管如此,相较于西方文学史料积累过程中,学者重视保存整理出版私人书信,国内民间私人书信的收集、整理、出版并不是一项热门“事业”。潘小松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是因为近代西方的出版业和收藏业都比中国发达。但随着对书信史料价值的重新理解,以及出版业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见到的书信文本正在增多,私人收藏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书信这种方式走向消亡的今天,传播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有意义的。潘小松认为,《见字如面》的出现其实是一种知识普及方式,帮助人们去了解、懂得历史,而这也是历史本身的存在价值。
一年前,一篇名为《那些渐行渐远的书信时光》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人们在思考,这种美好的文体究竟还能不能被珍视?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
作为对关注传统文化的提醒,这势必是件好事。可如果将它与推动书信文化的复兴联系起来,恐怕只是一种徒劳。
“本来书信就是文人书房的‘小玩意儿’,属于个人遣兴,如今更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趣味。”潘小松说,这样的审美情趣诞生于农业社会,是在一个文字不泛滥的时代,使用它的人不刻意、不做作,所以它们才有价值。
可时代和环境变了,根本上是人们的普遍需求变了,对信息的要求,方便、迅捷是最重要的。也因为凡事追求速度和效率,决定了人们的感情表达不那么细腻了,也不那么浪漫了。
事实上,随着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传播媒介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信不过是其中之一。但他也承认,过去的审美被解构,新的审美习惯在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我们能够做的,是把过去的这些历史文化尽可能完好地保存起来,别去破坏它,然后创造条件展示给更多人看。至于是否要延续这个传统,只是个体的选择。”在潘小松看来,历史文化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概念,不可能成为人们真实生活的参照,物质文明的发展才是。“所以,历史文化供人了解也就足够了,不需要所谓的弘扬,否则也是一种‘矫情’。”

语文报梁地 发表于 2017-9-3 19:28:37

书信文化不只是情怀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书信朗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

  书信朗读节目的成功,除了在内容上先声夺人之外,其形式上的仪式感也非常重要。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写信是需要讲究格式的,怎么写抬头,怎么用敬语,如何使用书信语言,如何收尾落款,包括空格、空行、分段、日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互联网给书信文化带来了洪水般的冲击。起初的电子邮件,整体上还是复制了传统书信的格式。但现在人们连电子邮件都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微博私信等即时通信渠道,越来越言简意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传统书信往来最为频繁的时代。在八分钱或者两毛钱一张邮票的时代,每年邮政局收发的邮件数量惊人。在不断被公布出来的当年文化名人的通信中,可以看到他们书信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情感。比如黄永玉致曹禺的信中就有这样的段落:“你知道,我爱祖国,所以爱你。你是我那一时代现实极了的高山,我不对你说老实话,就不配你给予我的友谊。”这样的句子,简直比情书还热烈。这些话,当面没法表达,在书信中却可以真情流露。读到这样的信,没法不被写信者打动。有些人的书信写得很短,比如冰心的一些信,常常只是寥寥数句。但即便如此,行文格式上也是固守传统的,不会因内容短而失去庄重。

  书信文化还会卷土重来吗?这其实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切有关信息传输的载体,都在逐渐全面数字化。如果怀念过去的书信形式,最好的做法是重新拾起情怀——在写电子邮件或者使用其他即时通讯工具的时候,能够多一点郑重感,拒绝被新媒体时代轻快、浮躁的交流形式所侵袭。

  (摘编自2月21日《齐鲁晚报》,原题为《不写信的时代,我们却被书信打动了》)

语文报梁地 发表于 2017-9-3 19:32:26

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开馆


  为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2016年3月19日,以弘扬传统书信文化为主题的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公众开放,开馆仪式上,山东省邮政公司总经理马志民与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为华夏书信文化馆开馆揭幕。  山东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位于济南市经一路91号,为济南老电报大楼原址,始建于1904年,属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1929年后改为车站邮局,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3月建成“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馆名由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先生题写,展览面积870平方米,共有二层,以书信为主要藏品,分书信文化史、古代书信集粹、近现代书信集粹、山东名人书信集粹四个部分,旨在弘扬中国书信历史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着力打造成为国内首家集展示、收藏、教育、研究和交易于一体的,融知识性、专业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书信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一层陈列“书信史篇”和“古代书信”,二层陈列“近现代书信篇”和“山东名人书信篇”。通过文字、照片图片和书信真品,详尽介绍了书信文化史、古代书信、近现代书信、山东名人书信等。除展现书信文化史及相关书信知识外,还选取一些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等代表性人物的书信进行展示。两层共展出近三百幅照片图片和一百多件真品,同时还展出古代代表性展品复制品近百件,其中包含迄今发现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家书——睡虎地墓地出土的战国末期的两件木牍复制品,为博物馆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邮政作为公众的信使,作为传递信件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书信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方便市民、游客用邮,博物馆还在一层展区设置了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向公众提供信件、包件、报刊、集邮、邮购等邮政服务。据了解,建成后的“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将秉承“继承历史、传播文明、弘扬文化”的社会使命,进一步丰富山东邮政博物馆的规划建设体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促进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着力把博物馆建成与我国文化大国地位、山东文化强省的目标相匹配,与中华民族、齐鲁大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相符合,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专业主题博物馆,全力打造成为山东新的人文旅游景点和城市文化名片。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032350.jpg山东省邮政公司总经理马志民(左)与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为华夏书信文化馆开馆揭幕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158858.jpg著名诗人桑恒昌(右)为参观者讲解著名诗人贺敬之书信专题展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193779.jpg著名诗人桑恒昌(左)、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在参观名人书信展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268039.jpg陈寅恪,实寄信封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374656.jpg原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342317.jpg历史学家、诗人陈寅恪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460279.jpg著名社会活动家周建人,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512732.jpg著名作家巴金,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573965.jpg著名诗人艾青,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31632040.jpg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42575749.jpg著名作家茅盾,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42647521.jpg胡适,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42628594.jpg作家沈从文,书信http://wximg1.artimg.net/news/201603/2016032317142745979.jpg历史学家、诗人陈寅恪,手写书信

语文报梁地 发表于 2017-9-3 19:34:17

从“书信朗读会”看英国的书信文化

http://zqb.cyol.com/images/1/20170308/1488917713961_1.jpg  ■白金汉宫的官网上有详细的写信指南,如应称呼女王为“尊敬的女王陛下”,而不是简单的“你好”。一篇关于中学教育的学术论文中指出,普遍存在的幽默感、明确的观点、适度的表达和严密的结构构成一篇好的书信。好好写信是英国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课。  春节前后,数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从“娱乐至死”的荧屏突围而出,如央视《朗读者》开播、黑龙江卫视与腾讯视频等合作的《见字如面》持续热播。它们前期都以小众姿态低调播出,随后迅速被媒体热议并受到观众热捧,成为一种新的电视文化现象。紧接着,今年3月2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参与主办的“书信中国”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其基础是2015年重阳节前夕开始启动的“家·信——为传统文化接力”大型公益活动。这类节目和公益活动的诞生与举办,正符合当下浮躁社会人们对有思想沉淀的慢生活的向往。《见字如面》导演关正文表示,他曾偶然看到英国一档阅读节目《书信朗读会(Letters live)》——该节目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于2013年发起且每年举办一次,请名人们朗诵从世界各地找来的书信(《南方周末》3月2日),《见字如面》在比较走心的制作和包装下,带着观众回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时代”。在崇尚读图的快节奏时代,为什么还要读信?在社交网络成为主要沟通媒介的时候,为什么还有人写信?这类节目为什么会首先出现在英国?2016年3月,笔者在获得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奖学金并赴英访学期间,去现场感受了一场据说会“让耳朵怀孕”的Letters live。  读信,自带历史的载体  在读信现场,我瞥见斜前方一位老太太在抹眼泪。一位我不知道名字的英国男演员正在念第40任美国总统里根(1981年至1989年期间在任——编者注)在加州州长任上写给新婚儿子的信,500多人的大厅没有一点杂音。未能见证儿子一生中的大事,里根不无遗憾,他只好在信中分享自己对婚姻的感悟,字里行间闪烁着父辈的智慧和诚恳。当演员最后读到“如果你每天至少说一遍‘我爱你’,那么我保证你永远不会陷入婚姻的麻烦中去”时,全场观众会心地笑起来,场面一下变得轻松。在公共场合永远将教养放在第一位,习惯悄声说话、自我克制的英国人,这种朗诵场合里,在信中弥漫的温情、教诲和幽默的催化下,哭了又笑。  接下来,英国戏剧界明星轮番上场读信。有“米老鼠”“唐老鸭”的设计者沃尔特·迪士尼回绝一位女性应聘者的信,有两个酒鬼写给对方的绝交信,还有解放了的奴隶写给奴隶主的字条。每一封信的背后,都留下了历史的注脚。傲慢的迪士尼对应征者说:“创意性工作就不适合女性,你还是算了吧。”“等什么时候政府不再禁酒了,我们再重新做回朋友。”“虽然您曾经向我开了两枪,但是主人,我并不恨你,我希望你好好的。”这三封信将我带回特定的历史时期:女权意识的崛起、禁酒令的实施和蓄奴及废奴运动的开展。  中场休息时,我观察着周围前来听信的观众,很想为他们画一幅精准的群像。Letters live的票价并不便宜,价格从人民币400元到1000多元的都有,是什么人愿意为十几封过去的老古董留出一个晚上来静心聆听呢?这并非百老汇的经典戏剧或阿黛尔的演唱会,尽管主办方暗示男神“卷福”康巴伯奇和抖森会在某些场次神秘现身。我与身边一位穿着得体的英国老太太交谈,她告诉我,“手写的信在你们年轻人眼里是过时的东西了吧?我女儿现在已经不怎么会用漂亮的英语写信了,我想whatsApp(英国常用的即时通讯软件)的沟通让她的英语表达变得非常的粗俗、直接和不优雅。一封信里的遣词造句反映着一个人的人格,书信的魅力在于直抵内心。以前,我从未想象过迪士尼先生竟然是这么不尊重女性的一个人。”  写信,正在死去的艺术  书信文化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会用鹅毛笔写出好看的圆体字是上流社会体面绅士的标配。在《傲慢与偏见》中,骄矜的达西先生曾用一封长信向伊丽莎白表达自己含蓄的情感。从世界各地寄给唐宁街10号和白金汉宫的手写邮件每年数以万计,英国女王是最受欢迎的收信者。白金汉宫的官网上有详细的写信指南,如应称呼女王为“尊敬的女王陛下”,而不是简单的“你好”。一篇关于中学教育的学术论文中指出,普遍存在的幽默感、明确的观点、适度的表达和严密的结构构成一篇好的书信。好好写信是英国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课。  英国城市和乡村里常见的红色邮筒不仅是英伦风的符号象征,迄今仍然承担着传递书信的功用。通常一个邮筒早晚各开一次,邮局里的平信按收到的时长分为一等信和二等信。我来自快递业异常发达的中国,简直难以想象有人会选择二等信。“为什么不呢?”邻居芭芭拉反问我,“真有急事就打电话了,选择写信只是我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我喜欢信纸的触感,也喜欢散步的时候就把信扔进邮筒的仪式感。”  当大多数人越来越习惯用即时通讯手段和人沟通时,一群英国人正用自己的力量来让书信这种文化逐渐复苏。Letters live活动的诞生受到一个叫Shaun Usher的英国人启发,它从2013年起开始成为伦敦城里的文艺盛事。Usher认为,好的书信值得更广泛的阅读者。本着这样的信念,2009年,他建立了一个在线的书信博物馆,以博客形式在不同主题下收集历史上的名人书信,想要鼓励写信这种“正在死去的艺术”。在他的发起下,世界各地读者将让自己黯然垂泪、会心一笑或沉默不语的书信手稿、复印稿上传到该网站,以分享给更多的人。除了从Usher的网站上挑选历史名人的书信,每一年的Letters live都会邀请当红明星朗读一封自己写的信。在明星示范效应下,写信这种“正在死去的艺术”或许能死得慢一些。(谭真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信文化还会东山再起吗